图3 已公开环保督查整改方案的各省区督查问题统计不久前,环保部、国家发改委、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《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》的通知,综合整治散乱污企业作为首要任务被重点提及。
1、环保督查,制度先行2015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通过了《环境保护督查方案(试行)》,指出我国已经到了必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,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、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。此次环保督查具有三个显著特点:一是规格高、二是全覆盖、三是问责力度大。
8月7日中央环保督查组率先进驻四川,其余省份也将陆续进驻。根据环保部的安排,前三轮环保督查已覆盖23省、市、自治区,规格高、问责力度大,为清扫沉疴旧疾持续加码。从《环境保护督查方案(试行)》通过开始,我国环保督查行动就拉开了大改序幕。4、第四批环保督查已启动近日中央环保第四督查组已启动,将对吉林、新疆、青海、西藏、四川、山东、浙江、海南进行环保督查。3、环保执法更加严格2017年6月27日,环保部新部长李干杰上任,提出五步工作法,将工作重心放在在督查发现问题之后,如何解决问题,将更加关注事后,环保压力持续加码。
目前,第四批环保督查已经启动,将继续督促工业绿色转型。建立环保督察工作机制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,对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、完善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制度、追究领导责任和监管责任,具有重要意义。环保工作的落实关键在基层,但薄弱点也在基层。
这种现象从中央环保督察,以及环境保护部开展的各类专项督查中也得到了印证。一些地方虚报散乱污企业数字、部分企业偷排直排等重点督查落实道路冲洗、清扫保洁作业质量规范,以克论净开展考核。督促其配套污染治理设置并确保设施稳定运行,一旦发现污染直排或者设施运行不正常的,立即责令停产整治。
加快淘汰黄标车,重点抽查柴油车,严厉打击不达标车辆和冒黑烟车辆上路行驶的违法行为。为明确行动任务,重庆市将深化蓝天行动四控两增措施。
重庆市将启动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,重点督查10个方面。目前,各区县空气质量改善进展不平衡、夏秋季臭氧超标、冬季细颗粒物(PM2.5)超标等问题。五是督查堆场扬尘控制措施。督促有条件的区加大地面人工增雨作业频次,确保大气污染物浓度得到有效降低。
突出施工扬尘和道路保洁,进一步控制扬尘污染。加强施工扬尘管理,重点督查房屋建设和市政工程施工、市政管网施工、园林绿化施工、土地整治及土石方施工等工地,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,责令控尘不达标的工地停工整改。突出预警预报和污染分析,进一步增强科研能力。九是督查执法惩处力度落实情况。
重点督查火电、水泥、钢铁、有色金属冶炼、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。为确保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,重庆市将重点督查10个方面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。
突出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,进一步控制工业污染。六是督查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措施。
四是督查道路扬尘控制措施。加强对城市建成区餐饮业、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职工食堂、建筑工地食堂排放油烟污染的执法监管,查处长期油烟污染扰民、排放污染物不达标、油烟净化装置闲置等违法行为。四控方面,突出车、船、油、路,进一步控制交通污染。三是督查施工扬尘控制措施。两增方面,重庆市将突出联防联控和综合应对,进一步增强监管能力。按照谁堆渣谁负责,谁的土地谁负责,谁许可谁负责的原则,明确责任划分,能清理的堆场立即清理,不能清理的落实覆盖等措施。
十是督查人工增雨作业措施。八是督查生活污染防治措施。
突出露天焚烧和餐饮油烟整治,进一步控制生活污染。七是督查小散乱污企业整治情况。
加强油库、加油站销售的车用油品质量监管,严厉查处、曝光销售不合格油品的违法行为。重庆9月29日消息 来自重庆市环保局的消息,截至9月27日,重庆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31天。
一是督查高排放车辆整治与执法。多部门联手协作,联防联控,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执法惩处力度。二是督查打击销售不合格燃料的行为《执法检查方案》核心是要盯住秋冬季大气环境违法问题,创新执法理念,以河北省环境综合执法局为龙头,统筹省、市、县三级环境执法人员,采取混合编组、异地执法、交叉执法、突击执法、点穴式执法、暗查暗访等方式,开展集中执法检查,对发现的一般环境问题移交市县地方政府,限期解决并向社会公开,对发现的重大突出环境问题直接省级立案查办,高限顶格严处。
下一步,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将于2017年10月1日至25日,成立40个省级执法检查组,成立122个市级执法检查组,在河北全省范围内开展第二轮大气环境执法专项行动。对发现的全部问题均责令涉事企业立即整改,并依法责令停产企业66家,取缔违法企业2家,限产违法企业1家,移送公安部门追究责任11人。
张桂生介绍,该省于2017年9月5日至9月25日,由河北省环境综合执法局牵头,在方案要求组成6个执法组的基础上,自我加压,抽调各市骨干执法力量90人,组成30个省级执法检查组,要求各市环保局协调联动,抽调执法人员1200人,组成122个市级执法检查组。《执法检查方案》主要包括六部分内容,第一部分提出了执法检查工作原则和工作标准,第二、三部分明确了执法重点和执法行动的开展范围,第四部分对省、市、县三级混合编组、交叉执法形式进行了部署,第五部分对行动开展时间进行了安排,第六部分提出了工作要求。
对此,河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《河北省2017-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》。对查办的7起严重环境违法案件涉事责任人移交公安部门追究责任,对查办的6起突出环境违法案件涉事责任人移交公安部门行政拘留,有力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。
张桂生介绍,近年来,河北省大气环境质量取得了一定改善,但环境问题仍然十分突出,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异常艰巨。检查发现的全部问题实行拉条挂账式管理,重拳打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,持续保持对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,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,为河北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提供强有力的执法保障。《河北省2017-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执法检查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执法检查方案》)是其中一个配套文件。对有关问题,第一时间向当地政府及环保部门交办,督促整改落实。
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(以下简称河北省大气办)28日召开发布会称,2017年9月5日至9月25日,该省在组成6个执法组的基础上,抽调各市骨干执法力量90人,组成30个省级执法检查组,抽调执法人员1200人组成122个市级执法检查组,以交叉执法、巡回执法、机动式执法、暗查暗访的形式,在河北全省范围开展了大气环境执法专项行动。期间,共检查排污企业约1.5万家,发现存在问题企业2388家。
经河北省人民政府同意,河北省大气办印发了配套的5个方案。河北省大气办28日下午召开发布会,河北省环保厅环境监察专员张桂生代表河北省大气办发言。
自行动开展以来,相继查办石家庄市井陉矿区焦化企业聚集区、成安县碳素企业聚集区等重点区域,以及钢铁、焦化、玻璃、建材等重点行业违法企业环境违法案件170起。专项行动期间,河北全省各级环保部门共检查排污企业15021家,发现存在问题企业2388家,涉及偷排偷放、污染防治设施缺失、污染防治设施不正常运行、散乱污企业清理整顿不到位等各类涉气环境问题2635个